校外媒体报道我校校友王法顺35年扎根西藏 情暖雪域高原

作者:来源: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16-11-01浏览次数:1273

王法顺:我在最高最远的地方等你

1026日电 (王世群 刘娜 谭德红)坐在记者对面的王法顺,已近退休的年纪。30多年来青藏高原凛冽的风霜已悄悄浸染了他的发梢、眉角和脸庞,但那清澈的目光和坚毅的神情依然如昨。倾听他温和的声音缓缓述说着过往,尽管是坐在母校——潍坊医学院图书馆宽敞的大厅里,记者的耳边却似乎仍听到了悬崖峭壁之上一只雄鹰如离弦之箭振翼而去时呼啸的哨音……

  

王法顺回母校作报告。

  

这一待,就是三十五年

1982年的2月,冰天雪地的青藏高原迎来了两名潍医热血青年,其中一位就是王法顺。他们的工作地点是拉萨,尽管这是个省会城市,但当时没有铁路,只有一条柏油马路。唯一的一家饭馆,只在就餐时间卖面条。几乎没有什么菜市场,那里也只卖些冻肉。没有蔬菜,没有白面,只有灰色的面粉。入藏的路上没有客车,他们坐在一辆运货车的冰凉的驾驶室里,披着绿色军大衣,从甘肃柳园开始,翻越唐古拉山,颠簸了七天才到达拉萨。

困难和初来乍到的不适并没有驱散援藏青年们的热情,因为他们的心仿佛还停留在离开母校的前夕:

王法顺是潍坊医学院在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大学生。1982年毕业时,面对学校和国家到西部去的号召,王法顺说服正在生病的母亲,带头第一个报了名。

他说:“边疆的建设总得有人去干。那就让我去吧。”

出发的那一天,老师和同学组成的欢送队伍一直排到了学校西边的桥上,锣鼓声,呐喊声,为胸戴大红花的援藏学子们送行。

“当时,昌潍地区的专员也来送行,行署领导亲自把我们送到火车站,学校派了老师一直把我们送到了甘肃。这些都让我们非常感动。”

为了不辜负母校的关心和嘱托,王法顺面对陌生的恶劣的环境,尽快转换角色,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本职工作。他们学会了自己种菜,开垦空地,种上萝卜、土豆,蔬菜长成后就交给食堂。那时,蔬菜是珍贵的,不管是谁,只要有机会到成都出差,带回来的最好的礼物就是蔬菜,“我们常常在衣服的这个口袋里装一把豆角,那个口袋里塞把蒜台,就是为了避免安检时物品超重。”想起当时的情景,王法顺还是忍俊不禁。

就这样,这些援藏青年在远隔家乡近五千公里的地方安下身来。而王法顺在这里,一待就是35年。

  

王法顺与年轻校友交流。

  

在青春的时光里奔跑

“青春的魅力,应当叫枯枝长出鲜果,沙漠变成绿洲……”在西藏,王法顺用不停歇的奔跑步伐绘制了自己光彩斑斓的魅力青春。

最初,他被安排在自治区卫生厅工作,先后从事医政、科教、外事工作。当时全国正在开展医院等级评审,而西藏在这方面是空白。王法顺主持这项工作后,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探索总结了西藏地区医院分级管理与医院评审的特点:级别指定,等次自争;以点带面,先易后难;依据特点,制定标准;邀请督导,提高质量;政府支持,医院努力;学习经验,取长补短。他下乡调研,从县级医院开始,培训,考核,管理,强化质量和科学性,较好地完成了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推进了西藏整个卫生事业的发展。

2003年的“非典”防治工作中,王法顺是防“非典”医疗组组长。通过数月的不懈奋斗和周密得力的措施,他们保证了西藏“非典”病例和疑似病例零的记录。

王法顺的努力得到了当地领导和藏族人民的肯定和欢迎,1991年,他被西藏自治区作为管理人才重点培养,送到英国利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后回到西藏,成为西藏第一位留学硕士。

在那艰苦的岁月里,通讯不发达,对家乡的思念只能用书信来表达。但父母的牵挂、母校老师和同学不断的鼓励,给了他温暖和前行的勇气。他说:“是母校‘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使我能够在这里执着如一。”  

坚守,是最深情的爱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西藏神圣雄伟的布达拉宫,温润纯净的湖水,浩瀚辽阔的高原,独一无二的雪域文化,虔诚恬谧的藏族人民,都已深深驻扎在这位潍医学子的心底,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他已深深爱上了祖国边疆的这片热土。西藏,就是他的第二个家。

2003年起,王法顺任自治区红十字会副会长、常务副会长。当时的红十字会境况窘迫,用电困难,没有电脑,没有资料,没有知识,没有经验,只有9个成员,经费少得可怜,外援项目也即将撤出,真可谓一穷二白。

王法顺几乎是白手起家,他邀请了深圳红十字会的两名志愿者协助工作,并征得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支持。他用自己的能力和真诚打动了挪威、荷兰等国的红十字会并进行合作,还引进了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的新的援助项目。

就这样,红十字会的工作终于红红火火开展起来,在编人员25名,经费也年年翻番。王法顺理顺工作秩序,创新工作思路,使红十字会工作首先做到救灾、救助、救护的“三救”工作。

其次是“三献”,即献血、献髓、献器官。这是个难题,因为当时西藏在造血干细胞方面处于空白,人们更是观念落后,认识不足。王法顺带领大家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动员群众无偿献血。目前,西藏血液中心已经建立,无偿献血已经覆盖全区。捐献器官的工作已经启动,相关的法规、标准、程序等准备已经就绪,培训和宣传等活动已经开展。2007年8月4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西藏分库在拉萨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中华骨髓库实现了“全国一片红”。2009年4月15日,一名驻藏武警警官捐献的骨髓救活了患者,西藏分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实现了零的突破。

再次是做到“两突出”,即突出白内障复明和大骨节病防治。王法顺引进外援资金,无偿为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并与藏族本土医生一起研制出了专门针对大骨节病的藏药。每次下乡免费发药,有大骨节病的患者都会蜂拥而来,争相让王法顺看他们的肘关节、指关节的恢复状况,群众踊跃得就像活佛摸顶,他们把心系百姓、真诚为百姓谋福的王法顺当做了心目中的“活佛”。

除此之外,他还邀请王菲、李亚鹏、范冰冰、佟大为等明星的援助项目,开展免费唇腭裂手术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筛查并进京接受免费手术治疗。

我知负责任的苦处,也知尽责任的乐趣。2011年开始的自治区红十字会驻村工作,王法顺率先带队进驻海拔4800米的牧区。那个时候,他们所在的车多村交通不便,高寒缺氧。入户走访时,许多地方是靠骑马或徒步爬山过去。王法顺长期头晕耳鸣,每晚靠吸氧入睡。但他仍旧带领队员们翻山越岭,逐一对居住较为分散的95户牧民进行走访慰问。他还拖着久病未愈的身体颠簸在来回400多公里的市区与乡村之间,为车多村争取支援。他们引进资金,建房购设备,建起了村卫生室;组织数支医疗队进牧区,为牧民义诊;铺设管道引水,让群众喝上清洁的水;捐赠一批电脑等设备,使乡学校教师能用电脑备课;为乡村群众发放粮食、衣物等。驻村一年,年初计划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0件,年终实际办了22件。他个人还先后为因病致贫的家庭捐款共6000元。

驻村队员离开时,牧民围着他们,手托哈达、端着切玛(藏族的一种吉祥物),依依不舍。一位老阿妈含着眼泪说:“求求你们,不要走!”

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似阳光、似雨露,似人间最盎然的春色。这是怎样的一种爱心,是牵挂、是关切,是无怨无悔的奉献。王法顺把自己最好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的边疆,而西藏人民的肯定也给了他最深情的回报。

他说:“在西部,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我为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出了一个山东人、潍医人的力量,无怨无悔;我将最好的年华留在了这片深情的土地,无怨无悔!”


Copyright ?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2386号-1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027号